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学 > 正文

文化化人,以美塑人 ——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李越越老师在线教学的思考与体会

发布时间:2022-03-26 21:45:53

疫情虽暂时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,却不能打断我们的教学节奏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防疫措施的同时,不忘初心和使命,尽我所能地做好每一堂课的课程设计,教好每一名学生。下面,我将从课程思政和互动教学两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体会,欢迎各位同行、前辈进行交流和指正。

一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

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,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与思政教育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。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,以“文化化人,艺术养心,以美塑人”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,如何才能体现艺术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,打通文化与艺术、美育与德育之间的通道呢?这是我一直在思考与探求的问题。基于此,我尝试挖掘《艺术学概论》《企业标志与VI设计》等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通过“思政+艺术”的教育形式展开教学,以期实现价值引领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。

 lyy-01.jpg

1.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

作为艺术类学科的教师,当然要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。在学习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时,我以国宝珍品《清明上河图》为例,徐徐展开北宋都城汴京的文化长卷;在论述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时,我引入庄子美学,传达“清水出芙蓉、天然去雕饰”的美学理念,并对中国绘画中的散点构图作详细解释,进而论述中国绘画对西方艺术的影响,传承中华美学精神,促进学生的本土文化自觉与自信;在讲解文化系统中的艺术时,我以彩陶文化和青铜文化为例,引导学生对老祖宗的文化产生认同感,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,提升青年人的精神力量。



2. 以培养社会主义艺术人才为目标

在课堂实践中,我始终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贯穿于课程,坚持“艺术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”的基本观念。在课堂上,我一直给学生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:作为设计师,自身的人格和文化修养是可以直接体现在作品中的,进而对社会、大众产生影响。因此,设计师应传达积极的道德观、价值观,辐射正能量。在分析LOGO设计案例时,我引入鸿星尔克、华为的设计案例,传达民族企业的责任感与担当。同时鼓励学生立足于家乡的文化、设计区域品牌标志,以自己的力量回馈家乡;在阐述艺术的教育作用时,我引入文天祥、鲁迅等人的文学作品,用“以情感人”的方式厚植家国情怀,通过可视可听可触的语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
3. 以美育为核心

在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之外,我尤其注意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培养。通过欣赏艺术画廊、聆听古典音乐、分享纪录片等方式,陶冶、熏陶学生的情操,引领学生认识美、感受美、体验美、创造美,将知识点以“耳濡目染、寓教于乐”的方式传达给学生;用轻松、有趣的案例(例如人面鱼纹彩陶盆、青铜器中的饮食文化、胡八一的选角等)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,关注学生的身心平衡发展;以通俗易懂的方式,阐述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、尼采、马克思等哲学家的美学思想,以及孔子、王国维、蔡元培等人的美育观念,从“以美育人”转变为“立德树人”,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,培养全面发展的人。

二、以课堂互动为抓手

对于线上授课来说,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师生之间难以进行实时互动。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聚焦,教师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课节奏。这就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念,将固定场景下的“要我学”转变为灵活场景下的“我要学”,注重学生“学会了什么”而非教师“教会了什么”。基于此背景,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大胆尝试了以下几种新型互动形式,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,为在线教学的课堂注入活力。

1.巧设辩题,提高学生参与度

在讲解艺术教育的功能时,我有意设置“在中小学教育中,是否应该增加艺术教育的课时”的辩题,将学生按小组划分为正反两方,要求学生提前备好资料,进行思辨式互动。在收集资料、与对方辩友的争论过程中,学生们热烈讨论、从各个角度对辩题进行分析和思考,创新型思维被大大激发,学生们既得到了思辨的乐趣,又获取了相应的知识,对本节课的知识点——艺术教育的功能有了更具体、深刻的认知。

2.组内排行,鼓励学生争上游

由于《企业标志与VI设计》课程的实践性较强,需要学生针对老师讲的知识点进行大量的自主创作练习。基于此,我将4-5个同学结成学习小组,以任务驱动式学习模式为主,充分利用合作—竞争机制,要求学生将课上、课下的练习分享到课堂群,同时进行学生自评、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,在小组内分别选出最具表现力设计师与最佳进步设计师,并将每次的作业情况和平时成绩挂钩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,形成“比着学”“争着学”的局面,唤醒了学生的自驱力,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。

3.限时抢答,激发学生积极性

“教有法而无定法”。从综艺节目中得到灵感,每当讲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后,我都会将具体的知识点转化为相应的习题,通过“限时抢答”的方式进行阶段性小测。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记分,第一个抢答成功并且回答正确的小组记一分,得分最多的小组进入“英雄榜”。在此过程中,每一个学生主体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,哪怕是平时课堂上非常安静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其中,切实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,提高了课堂效率。

“担责于身,履责于行”。以培养社会主义艺术人才为目标,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,潜移默化地将课程思政引入课堂,让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就技能谈技能,而是经过传统文化浸润的,有道德、有理想、有信念、有技术,身心和谐的、全面发展的设计人才。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摸索,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,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美学思想,同时向更有经验、更懂教学的老师们学习,更新教学理念,吸收更好的教学方法,反复打磨自己的课程,稳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。

 

学生反馈:

数媒19——段心悦

1.从课程内容看,通过老师讲解,我们对艺术的形式、起源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;2.从课堂组织形式来看,同学们通过辩论,加深对艺术功能的理解,这种方式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兴趣,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;3.从个人经验来看,我对艺术是有很高崇敬之意的,学习《艺术学概论》也是接触了解艺术的好机会;结合老师在课堂上提供的视频资料,我们的心灵备受熏陶,更加体会到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的含义。

数媒19——刘帅妤

通过一段时间对艺术学概论课程的学习,李越越老师对课程内容以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具体的讲解、全面的介绍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、起源、功能等内容。尤其是在授课方式上的多样性,通过艺术作品鉴赏、课堂小组辩论、艺术视频解读等展现方式,使疫情下的线上课堂更具有活力。同时,还通过手工泥塑以诗作画等艺术创意作业,很好的提高了我们的艺术修养、审美水平和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。

数媒20级——郭泓萱

大二下学期开设的VI课成是非常实用的课程,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VI,从对VI不怎么熟悉到一步一步通过老师耐心的讲解和指导,进一步认识VI从中学到了很多,也对VI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。最重要的是对整个流程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。老师让我们从实战的角度出发,按照VI设计的每个流程,一步一步的学习VI制作。在这个过程中,老师给予我们每个阶段的指引,并且注重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。使我们学会了整体地看待一个问题和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问题。